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>专题专栏>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>新闻

优化服务模式 提升便民效率——兰州市全力推进“人社服务快办行动”

发布时间:2021-10-21 打印本页


“没想到现在这么方便,在网上只需要几分钟就完成了自助打印,还加盖了电子印章,可以直接作为参保凭据。”近日,徐燕姳在第二次办理社保缴费证明时如是说。而在两年前,她为了打印社保缴费证明,坐了16小时的火车回到兰州。

从16小时到几分钟,这是甘肃省兰州市人社局大力推进“人社服务快办行动”提质增效的真实写照。近年来,兰州市人社局不断优化人社服务,持续推进人社领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全力推动“快办”行动。截至8月底,兰州市已实现9个“一件事”线上线下同步“打包办”,34个高频事项“提速办”,所有事项“简便办”。

多措并举 夯实服务基础 

在兰州市社保大厅内,办理退休手续的张阿姨,拿到了一张兰州市人社局受理通知书,里面囊括了服务的类型、打包办理的事项、服务承诺时限、申报材料等信息,业务办理要素清晰明了。“本来以为办理退休手续是个很复杂的事情,没想到‘打包办’服务让办事效率这么高。”张阿姨高兴地说。

2020年4月,人社部正式启动“人社服务快办行动”,兰州市人社局借此契机,结合自身实际,全力推进便民服务建设。

夯实业务协调基础,兰州市将37个人社服务事项细化梳理为10个“打包办”事项,并推动“提速办”事项扩容达34项。夯实服务硬件基础,优化整合服务窗口,大力推行综合柜员制,建立市、县(区)两级人社部门设置的窗口40多个。夯实服务规范基础,逐项自查105项市级人社服务事项办事指南,及时在兰州市政务服务网公布,统一规范“打包办”事项办事指南并制作成册,整合优化办理条件、办理时限、申报材料等要素,统一再造办理流程,在大厅屏幕上循环播放。

优化模式 完善服务方式 

谈到社保服务变化,兰州瑞达酒店的劳资专员李女士颇有感触,“我跟社保局打交道快12年了,以前要到各个窗口办理,手续复杂,办事慢。现在,只要进一扇门,一个窗口,不用等待,提交完资料就可以走,手机查看办理进度,节省了很多时间。”

让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。兰州市人社局全力推动“不见面审批”模式,依托兰州市政务服务网,将兰州市本级96项业务开通在线办理,实现68项业务“全程网办”,网上可办率达到91.4%。

“办事群众只需要一台手机,在任何时间和地点,只要动动手指就可以快速查询人社业务办理要求,申报办理业务。”兰州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。

近年来,兰州市人社局不断优化服务模式,促进服务提质增效。推进“掌上办”,实现89项网办业务对接“金城办”手机软件办理,61项单位社保业务“钉钉”可办,26项个人社保业务“支付宝”可办;推动社银合作,开展“就近办”,确定市、区(县)两级11个人社网点,指定179家金融网点不受区域限制就近办理社保卡申领、挂失、解挂等业务;充分利用“小程序”,畅通“邮寄办”,实现证书业务“不来即享”;优化老年人服务,推进“暖心办”,为老年人提供精细化一站式服务,对孤寡、残疾老人提供“上门认证”等关怀服务。

截至目前,兰州市已办理“打包办”业务15.08余万件,“提速办”业务14.9万余件,“简便办”业务35.3万余件,人社“快办”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两种机制 提升服务效能 

办理完业务,需要扫描窗口的“双评议”二维码,写下自己的评价。张阿姨说:“现在不管是在网上,还是窗口,我都会主动为服务评价,既是对服务的肯定,也希望自己的一些建议能够被采纳。”

“目前,我们建立了窗口评价、大厅自助终端机的自助评价,以及在政务服务网、手机软件上的线上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,这些是我们获取群众意见,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。”兰州市人社局副局长张英莉说。

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,兰州市人社局加快推进服务“好差评”评价机制,畅通好差评渠道,积极引导群众开展服务评价,及时收集和分析数据,推动整改差评,回访督查,确保差评条条整改。截至目前,兰州市收到群众反馈数据累计1.57万余条,其中网上“打包办”300余条,满意率和整改率均为100%。健全证明事项告知承诺机制,持续推进“清减压”,累计精简材料102项,压缩办理时限1200多个工作日,压缩率达到70%,先后两批次将17个事项53项证明材料及时推行告知承诺制,有效提高了群众办事审批效率。(本报记者 邢泽宇 奥尔其朗
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

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

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