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06月08日 回到首页
当前位置: 首页>专题专栏>人社系统行风建设专栏>经验交流

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舒心更满意

——江西多举措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

发布时间:2021-06-02 打印本页


江西省人社厅始终把“为群众办实事”作为践行党的宗旨、践行初心使命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重要要求和具体体现,近3年来将44件民生实事任务纳入省政府民生实事工程,占到总任务量的29%,重点办好了一批群众最为关心的就业创业、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实事。

针对群众办事难、办事慢、来回跑、多头跑等堵点问题,江西省人社厅加大了“放管服”改革力度,部署实施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通过多项举措有效解决了群众办事的烦心事、揪心事。

统一人社事项标准打造服务综合平台

群众办事材料多、证明多、标准不统一……围绕这些问题,江西省人社厅编制了全省统一行政权力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,统一了所有事项的名称、类型、依据和编码,对其中195个事项实现同一事项在全省同一标准、同一要求、同一流程。并同步开展减证便民行动,申请材料平均精简48%、办理时限平均压缩43%、流程环节平均精简14%、办事表单平均精简18%。比如,全面取消了身份证、学历证、残疾证、低保证、职业资格证等纸质材料,所需信息改由数据共享获取;办理“就业创业证”从原来的10个材料精减到0个,无需提交纸质材料。

“跑多门、用多网、重复注册、反复登录”,这是不少群众办事经常遇到的情况。对此,江西省设置了443个人社综合窗口,“一窗受理”所有人社业务。同时新建了江西人社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,用线上服务打通各地业务的前台与后台,统一办事入口、统一经办平台、统一身份认证,破除了“系统烟囱”和“数据孤岛”。通过一体化系统,所有人社业务都在“同一张网”上办,所有数据都在“同一条道”上跑,群众办事只需“一次注册、全网通行,单点登录、一网通办”。一体化系统运行一年来,全省累计办件184万件。

构建多元线上渠道推进基层办全省办

针对线下跑腿多、排队长、等候久等问题,江西省人社厅大力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目前在网上办事大厅提供113项网办业务,在“赣服通”和“江西人社”APP、微信公众号分别提供60多项个人掌上办业务,在省本级和部分地区建设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,初步构建了窗口端、网端、掌端、自助端一体经办新格局。群众办事实现“不跑腿、不见面、不找人”,特别是大大方便了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办事。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领取资格认证,通过手机就能“在家办”,无需“跑腿”到大厅窗口,目前全省通过手机认证的已达到392万人次。

就近可办事项少、异地事项办不了,是不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。江西省人社厅依托一体化系统,将收件受理权限前移到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基层平台,实现基层可办、就近能办、足不出村。

目前,全省乡镇(街道)和村(社区)基层平台办件量达到40万件,占全省办件总量的22%,成为群众就近办事的重要渠道。同时,江西省人社厅打破业务专窗和“本地事本地办”传统模式,在全省任一人社综合窗口即可“通办”全省人社业务,方便群众“异地办、全省办”。目前,已完成“全省通办”事项2206件,大大方便了群众异地办事。

依托共享提速办实现居民服务“一卡通”

围绕纸质材料多、重复提交、反复填报、办理速度慢等问题,江西省人社厅统一共享了公安、民政等11个部门61类数据和人社内部46类数据,以及11类全国人社数据,使得群众申请材料大幅减少甚至无需提交,必要材料提交一次即可反复用,相关办事信息由系统自动共享、自动填报、自动核验,办理速度大大加快。吉安市吉州区居民刘凤兰办理社保费补缴业务时,不到1分钟就收到补缴信息。她感叹:“江西的人社服务真是‘坐上了高铁’!”

针对跨部门跨领域办事不便问题,江西省人社厅累计制发社保卡4650多万张,推行社会保障卡“一卡通”服务,整合人社、财政、医疗健康等22个领域民生服务功能,初步实现在交通出行、旅游观光、文化体验、公共服务、待遇补贴、医疗健康、创业融资等七大领域跨部门的“一卡通用”。截至2020年年底,全省对89%的城乡居民、73.5%的已退休人员和96%的新增退休人员通过社保卡发放养老金,总额达877亿元;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334笔、发放金额4亿元。

服务无止境。江西省人社厅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立足“办实事”,全面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,全力打造“城市十分钟、农村半小时”人社服务圈,全面实现“不进人社门、办好人社事”,让群众办事更便捷、更舒心、更满意。(谢忠祥

主办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

京ICP备09079694号 京公网安备110401200230

网站标识码bm150000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