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悦宏:社保工作干出“五星级”
发布日期:2015-12-02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打印本页
浏览次数:

7年前,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还是城乡结合部,12.9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昔日红火的锁厂、漆厂、铜厂、化工厂等京城老企业,几乎都面临改制、搬迁、破产。街道情况概括来说,就是“六多两少”,失业人员、企业退休人员、农转居人员、特困人员、“两劳”释放人员、享受低保人员多,效益好的企业、就业岗位少。

当时,刚上任街道社保所负责人的温悦宏,就接到上级下达的当年完成3400个就业指标任务。他没有被困难吓倒,而是积极努力地开展工作。从温悦宏来到社保所的第2年开始,东铁匠营街道社保所每年都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就业任务;2012年,该所被北京市人社局授予“五星级”社保所称号;2014年,温悦宏被丰台区人民政府授予“三等功”荣誉称号。

梳理清单减少奔波

前不久的一天上午,在东铁匠营街道社保所大厅,一位居民第二次来办理灵活就业人员相关手续。他说:“第二次来办,不需要像第一次带着纸质资料,往返职介、人社局和社保所3处盖章,简便多了。”

简化再次申请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手续,是由温悦宏提出的。他几乎每天都在窗口观察,梳理出居民来这里办事最需要的“清单”。结果发现,排在清单第一位的,是有关灵活就业人员的。街道有4000多名灵活就业人员,许多人因各种原因不断变换岗位,但他们的参保状态、享受灵活就业相关补贴的资格并没有变,没有必要再次申请时,提交和第一次相同的材料。为减少这部分人的奔波,温悦宏向丰台区人社局提出试点,并得到批复。

现在,社保已通过调取申请人员在社保系统中的数据,来代替审核工作。目前,街道已有500人享受了此项服务。

此外,根据北京市人社局的要求,东铁匠营街道社保所还启动了档案数字化管理,有效保护和备份档案原件,使档案在使用中脱离时空限制,让档案在全市流通。这一举措有助于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,尤其方便破产企业退休人员、失业人员等。预计明年,居民查阅档案时,会更加高效、便捷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就业联盟促动就业

为解决更多人的就业问题,在温悦宏等人的带领下,几年前,“东方红就业联盟”成立。过去,在东铁匠营街道,随处可见街上闲溜达的人。自从社保所发起成立就业联盟,这样的闲人少多了。每过一段时间,联盟就会组织一次招聘会。

9月19日,街道居民赵树栎在就业联盟招聘会上找到一份制作web网页的工作。他笑着说:“社保所就是失业人员的娘家。温所长坚持开展技能培训,许多像我一样的下岗失业人员才有了一技之长。”

多次来“东方红就业联盟”现场招聘、北京地铁车辆厂的李经理说,他们厂有300多名员工是从联盟开展的“走进社区招聘会”上聘用的。

“温所长特别注意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做力所能及的事。比如,社保所经常邀请企业里负责车辆保养的师傅、钳工师傅,到社区当培训老师,许多居民通过老师了解企业。我们在招聘会上遇到接受此类培训的居民,招聘时就很顺利。”李经理说,“就业联盟举办招聘会,减少了企业在招聘、培训方面的成本。”

温悦宏是就业联盟发起人。他对记者解释:“东,取自东铁匠营社保所的第一个字;方,是方庄街道社保所的第一个字;红,是大红门街道社保所的一个字。取名‘东方红’,是希望就业联盟像一轮太阳,为居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。”

4年来,就业联盟每季度都开展“走进社区招聘会”,辐射范围也由东铁匠营向方庄、大红门、右安门、马家堡、西罗园街道延伸。据温悦宏介绍,就业联盟的参与单位已有9个社保所了。依靠它,丰台区人社局给东铁匠营街道社保所下达的就业任务早已完成。

东铁匠营街道社保所目前有20位经办人员,面对18万常住居民、5万左右流动人员近两万名纳入街道社会化管理的退休人员,以及近3000名残疾人已是满负荷。随着诸多业务下沉社保所,经办人员的工作量越来越大。尽管如此,温悦宏从不抱怨人手少、困难多。他说:“业务下沉街道,目的是提高办事效率,缩短办事流程,让老百姓少跑路、少等待。只要居民办事顺心,我们就舒心。”

在保证正常业务开展的基础上,温悦宏不忘社区里的老年人。在街道退休人员中,有近千人曾是退伍军人。温悦宏每年都组织大家到卢沟桥、世界公园、军事博物馆参观;过节了,社保所还为大家发放油、水果、杂粮等。居民张义军说:“东西不在多少,不在贵贱,它是一份惦记,表明政府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这些报国卫家的军人。晚年能生活在这个街道,我觉得特别幸运。”公晓红 文并摄